東方希望準東鋁業:地上“撿”出來的效益
降本增效是企業發展中不斷追求的永恒主題,企業生產鏈條上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成為成本控制的突破點。新疆東方希望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簡稱:東方希望準東鋁業)基建工程處攪拌工區抓住本質找突破,抓住細節搞循環,研究解決固廢再利用,“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費”。
攪拌工區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固體廢料,如:清洗攪拌車的殘留混凝土、施工單位使用后剩余即將過期的廢料、抽樣剩余的料,加起來是數量非常大的浪費。
固廢的處理不但要花費很大的代價,而且對環境也存在一定的污染。據統計,2018年公司因清洗攪拌罐車罐體、攪拌倉、泵車等產生的沉淀物累計達1.2萬噸,清理淤泥固廢僅僅轉運費用就達到了40萬元。面對高昂的費用,基建工程攪拌工區負責人廖文帶領工區成員進行分析、試驗后發現,淤泥主要成分是粉煤灰、細砂石、灰漿等,晾曬干后將其破碎就可以代替等量混凝土和環保磚所需的骨料及部分膠凝材料。按照市場價格,購買一噸砂石需要80元,這樣計算,1.2萬噸固廢破碎后等量代替砂石,每年可以節省砂石購買費用96萬元,同時也節約了固廢的運輸和清理費用,每年可節省費用136萬元。
另外,混凝土在使用或澆筑過程中,因施工現場計算方量的誤差經常會多余出尾料0.1-0.2方,這些尾料因為擱置時間較長等客觀原因,不能繼續用于施工中。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尾料呢?攪拌工區調查發現,公司廠區需要大量防撞墩,每塊防撞墩市場價格為280元,價格不菲,是不是可以把這些尾料用來制作防撞墩呢?經過考察,工區長廖文找到施工單位制作了相同模具,每次遇到剩余的未凝固廢料時,就會帶領大家動手制作出防撞墩。日積月累,已有300塊防撞墩供應到廠區各部門。
廢物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降本增效,其實在任何工作中都可以找到突破點。這樣一支主動意識高,動手能力強的團隊,按照東方希望集團“既好,又快;還要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費”的投資觀念,竟然從地上“撿”出了效益,不僅解決了固廢處理代價高昂的問題,而且將固廢資源化再利用,為公司節省了大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