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上,在各種零部件的設計和應用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壓鑄零件的采用,尤其是復雜、大型、重要的零件,通常都列為重大研究課題。這不僅說明了壓鑄工業在這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同時也凸顯出,壓鑄工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汽車工業為依托的。換言之,壓鑄工業和汽車工業是息息相關的。
20世紀70年代,采用鋁合金壓鑄件作為汽車重要的零部件的做法,開始風靡各國。之后,隨歐美各國排放法規的逐漸緊縮,節能、減排對汽車制造業的要求愈來愈高。此時,尋找比鋁合金壓鑄件更輕的材料來制作汽車重要零部件,也成為研發方向之一。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近十余年來,汽車工業中的一些領先制造商提出了更多地采用鎂合金制造零件的設想,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當今,汽車降低能耗的途徑有兩個:一是改進動力系統;二是減輕汽車重量,即汽車輕量化。而實現輕量化最有效的途徑便是改用輕質材料來制造汽車零部件。
綜上所述,我國壓鑄產業在未來的技術發展上,主要有以下幾大趨勢:
(1)壓鑄填充過程在理論上將逐步提高,在實踐上也將不斷升華;
(2)壓鑄工藝參數的檢測技術將不斷普及和提高;
(3)壓鑄生產過程中自動化程度逐步完善,并日益普及;
(4)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
(5)大型壓鑄件的工藝技術逐步成熟;
(6)真空壓鑄的采用,進一步擴大壓鑄件的應用領域;
(7)模具型腔的材料有重大的改進,新的鋼種有所進展;
(8)鎂合金壓鑄件會有大幅度的增長;
(9)快速原型模樣設計的運用成為新的熱點;
(10)新的合金品種及其符合材料為壓鑄件的應用開辟新的途徑;
(11)半固態金屬成型技術將有新的突破;
(12)擠壓鑄造將擴大壓鑄件的應用領域;
(13)壓鑄單元的完整培植將成為壓鑄生產的主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