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由蓋世汽車主辦,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上海閔行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南虹橋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22第二屆汽車智能底盤大會于上海舉辦,會議于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

當前,在汽車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智能底盤在整車開發各環節中的作用變得尤為關鍵。本屆大會聚焦底盤的智能化-電動化-電子化路線,各位嘉賓圍繞底盤模塊化、核心部件國產替代、滑板式底盤、線控底盤、制動、轉向、懸架系統、冗余技術、底盤域控制器、底盤集成算法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與交流。
大會開始,由蓋世汽車CEO周曉鶯女士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周曉鶯女士首先對大陸、華夏龍暉、聯創汽車電子、蓋茨電子、保隆科技、格陸博、利氪科技、英創匯智、拿森科技、沃德爾、安美科、比博斯特、杭州新劍、斯凡、同馭汽車科技、恒偉林等37家生態合作伙伴的支持表示了感謝。

周曉鶯 | 蓋世汽車CEO
周曉鶯女士表示,隨著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變革,作為汽車的傳統基礎,近年來底盤也迎來了從傳統底盤、電動底盤再到智能底盤的技術變革。如今智能底盤成為近幾年行業內技術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成為投資行業關注的熱門賽道,但其中仍存在亟待攻關的核心技術問題。周曉鶯女士強調,突破技術難題需要行業的協同。
蓋世汽車秉持著發現好公司,推廣好技術的核心使命,垂直于汽車產業,將通過持續輸出專業內容,打造連接汽車生態鏈上下游的平臺,將攜手行業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生態的發展。
2022智能汽車底盤市場分析與展望

王顯斌 | 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
智能底盤是實現智能電動汽車精準控制和安全的核心環節。當前,智能底盤正圍繞著X、Y、Z方向,即制動、轉向、懸架三個維度與自動駕駛融合發展。此外,滑板底盤的發展也加快了電子電氣架構的集中化發展趨勢,底盤的解耦對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王顯斌看來,線控制動的未來發展方向將主要體現為與ADAS的融合,具體體現于車距調整、緊急剎車、泊車、防打滑等功能。隨著ADAS的進階,除了傳感器的冗余,線控制動在開發過程中也需做出一定冗余功能。
未來線控轉向的創新點如何體現?王顯斌認為,隨著相關技術的深入,未來的方向盤能做成可伸縮的形式,轉向技術可以輪轂電機做融合,最終或將能實現較好的原地轉向效果。
智慧出行時代下的智能底盤演變?

康飛 | 智己汽車整車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兼架構及整車集成部總監
智能時代,出行工具的本質也向著電子化、智能化的方向轉變。隨著整車的“變異”,底盤的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但無論底盤形式如何變化,承載特性、驅動特性以及操控特性仍然是其基本屬性。
在智能底盤的變革下,底盤中的零部件系統也發生變化,例如轉向系統就從HPS液壓助力轉向系統轉變為EPS電動助力轉向。康飛表示,轉向系統的這一轉變不僅能降低能耗、提升轉向效率,還能優化駕乘人員的主觀駕駛感受。此外,智能底盤的結構還能為整車帶來降低整車重心、提升底盤極限操控能力以及降低制動系統負荷等優勢。
面向L3+自動駕駛的冗余智能制動系統研發創新技術

張杰 博士 | 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底盤制動系統高級總監
在智能網聯的發展趨勢下,底盤成為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和動力系統的承載平臺。張杰博士表示,智能底盤具備認知、預判和控制車身,以及管理自身運行狀態的能力,能根據人、車、路和場景來自主判斷和執行智能行駛過程中的各種任務。
中汽創智旨在解決汽車領域的關鍵技術,并于智能底盤和智能網聯領域展開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在智能底盤業務中,中汽創智作為“Tier2.5”的角色而存在。據張杰博士介紹,中汽創智規劃的智能底盤域控系統呈現出軟硬件分離的結構,并具有軟件分層化、線控單元模塊化、各執行器之間異構冗余,以及集中控制和協同控制等特性。
智能底盤控制系統的淺解

羅會標 | 華夏龍暉(北京)汽車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院院長
羅會標認為,智能底盤將全方位實現機械解耦,并實現縱、橫、垂三向一體化控制,且具備自學習的能力,能為用戶提供更加舒適和個性化的駕駛體驗。
在羅會標看來,域控和多域融合控制在智能底盤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傳統的ECU平臺一般采用分散的煙筒式軟件架構,改變一個模塊往往會涉及到多個模塊的變更,難以實現多模塊獨立升級,且軟件的復用性較差。而華夏龍暉的多域控制器軟件架構采用分布式分層軟件架構,模塊之間可實現耦合和服務化,軟件的復用性大大提升,且I/O和計算的解耦支持業務靈活部署,獨立升級。
電子懸架系統及市場趨勢

楊文卿 | 大陸集團電子懸架系統中國以及亞太地區業務負責人
線控或電子底盤將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要工具。電子懸架能夠通過調整底盤的高度和軟硬,提供更強的操作安全性和更好的駕乘體驗。大陸集團始終致力于向中國市場引進最新的技術,電子懸架系統的國產化便是其印證。在大陸看來,未來汽車的底盤、懸架以及所有功能都將被軟件重新定義,智能化、網聯化等趨勢也將對底盤、懸架系統產生極大影響。
楊文卿介紹道,面對技術的變革,大陸在硬件層面上通過多腔室的空氣彈簧、輕量化空氣供給系統等方案為電子懸架系統提供支撐。在軟件層面,大陸也將把未來的底層核心軟件保留在其控制器內,并愿意將應用層軟件開放給主機廠和合作伙伴,以延展出控制邏輯的更多可能性。
智能電控底盤的虛擬化開發和應用

崔海峰 | 泛亞底盤電控系統和架構技術總監
為提升產品的開發速度和穩健性,泛亞汽車自2013年開始進行虛擬化開發的研究。泛亞搭建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可為各底盤電控子系統的開發提供系統功能安全以及性能的標定和測試,在此基礎上泛亞通過整車車輛動力學的優化、虛擬功能安全和底盤模擬場景的設置,形成了底盤XYZ集成的硬件在環虛擬測試能力。
崔海峰表示,進一步暢想,能將底盤測試系統與智駕系統和電驅系統虛擬開發進行進一步融合,自動駕駛開發、駕乘舒適性的開發,以及智能網聯的功能測試都具備虛擬化測試的發展方向。
智能底盤懸架系統集成域控技術的開發與探索

王錦錕 | 蘇州蓋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蓋茨電子致力于汽車智能底盤核心電控系統的創新開發,其核心團隊于底盤電控領域深耕多年,產品包括底盤的智能懸架控制系統、線控轉向控制系統、線控制動控制系統、輪轂電機控制系統以及底盤集成的域控系統等。
王錦錕表示,智能底盤域控制系統將成為場景感知中心、通信中心、計算決策中心三大中心的結合。蓋茨電子認為集成智能底盤子功能,打造全功能的域控系統需要廣泛的生態合作,蓋茨電子希望在生態發展過程中能與國產域控供應商共同努力,協同打造國產的底盤域控自主技術。
聯創智能底盤核心關鍵技術研發與創新探索

隋巧梅 | 聯創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IBS事業部總經理
聯創汽車電子是一家聚焦汽車智能網聯控制系統開發的科技創新企業。公司深耕智能底盤、智能駕駛、數字網聯三大核心業務領域,致力于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注入中國智慧。在底盤域控方面,聯創正加速開展關鍵技術的研究。本次大會上,隋巧梅帶來了聯創對研發和市場的思考。
隋巧梅表示,無論是從汽車強國建設,還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發展智能底盤都是極其迫切的需求。為突破智能底盤域控“卡脖子”技術,聯創基于原先的智駕域控制器推出DCU+EPS+One-Box的域控方案,目前已初步實現底盤域控的功能和冗余備份的功能。
液壓解耦線控制動系統研發與產業化

文亮 | 利氪科技 合伙人&副總裁
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大潮下,行業普遍認為標配線控制動產品將成為一大趨勢。利氪科技瞄準線控制動產品領域,致力于向車企和產業伙伴提供完整的線控底盤解決方案。線控底盤的轉向、制動和驅動對安全冗余和橫縱向控制有著更高要求。在高階的自動駕駛上怎么把冗余做得更好,系統之間如何互相進行冗余備份,是利氪科技在線控底盤領域積極思考的問題。
據文亮介紹,利氪將ADAS功能集成于其液壓解耦電子系統產品DHB上,能讓客戶的產品在有限的硬件環境和開發時間內集成更多功能,獲得更多市場議價權。通過配合ABS/ESC,可實現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制動冗余需求。
加快研發及產業化進程,助力空氣懸架系統本土發展

張亮修 博士 | 保隆科技懸架板塊副總經理
空氣懸掛采用“氣囊”作為支撐車輛的介質,并通過氣壓提供支撐車輛的作用。多年來,保隆科技著力于突破該領域技術壁壘,如今成為中國空氣懸架龍頭企業。在本次大會中,張亮修博士闡明了空氣懸架系統如何為汽車智能化底盤賦能,電控空氣懸架系統集成及控制策略以及保隆科技的空氣懸架系統產業化進程。
張亮修博士強調,從汽車縱、側、垂協同發展的角度而言,懸架的智能化必不可少。如今空氣彈簧+阻尼可調減振器成為當前的流行組合,空氣彈簧逐漸成為自主品牌的標配,為智能底盤賦能。目前,保隆科技的空氣懸架系統布局已覆蓋從零部件到系統的項目,保隆科技的空氣彈簧總成從2020年迄今已獲得7個主機廠,15個平臺車型的項目定點。
全新智能線控底盤系統研發及產業化

劉兆勇 博士 | 格陸博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當前,線控技術和相關零部件是汽車領域極為重要的細分市場。格陸博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線控底盤系統供應商,以智能線控底盤技術為核心,自主研發并量產了EPB、ABS、ESC等多款線控底盤核心產品。
隨著底盤域的發展,其中的核心控制器也將從ESC演變至全液壓解耦式onebox。劉兆勇博士表示,針對線控底盤,尤其是制動系統的研發,格陸博從仿真到EMC、臺架測試、強化測試再到耐久測試,進行了大量測試,并將這種驗證方式帶到onebox產品中。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規?;慨a的同時,也能保證軟件良好的魯棒性。onebox產線計劃于2022年底達到量產規模,且高性能線性電磁閥、液壓單元HCU、電控總成EHCU等全自動生產線也將全部到位。
基于底盤集成控制的舒適控制技術

廖銀生 | 比亞迪汽車工程研究院 底盤技術開發中心 總監
目前業內已形成共識,智能底盤的下一步工作將是實現XYZ三個方向的協同控制,而實現協同控制的關鍵則是實現智能一體化的控制。
從傳感器到執行器,現有的底盤中各系統均相互獨立。不同控制器在有相同目標的情況下如何協調,以及同一控制器如何解決不同的控制目標,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兩大問題。基于這些問題,底盤集成控制應運而生。廖銀生表示,目前動力學的協同控制仍然難以過渡到完全集成控制,比亞迪認為可通過新功能的開發,輸出動力學的目標來達到預期,從而拉動整個平臺的搭建。
基于智能底盤的車輛動力學XYZ域融合應用實踐
張倫維 | 吉利汽車中央研究院 部長
底盤電動化與整車電動化密不可分。在底盤智能化的發展過程中,吉利認為底盤的智能化本質上服務于駕乘人員的動態體驗。因此,吉利認為底盤的發展本質上做的是XYZ三個方向上的融合控制,且智能底盤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升用戶體驗,解決場景化的功能需求。
張倫維強調,正如之前電動汽車的超車一樣,主機廠和Tier1的深度合作會讓智能底盤成為中國汽車下一個彎道超車的點。

大會最后,是「2022蓋世汽車智能底盤優質供應商」證書頒發儀式。經綜合考慮產品的技術含量、市場反響與企業的發展潛力,蓋世汽車為智能底盤制動系統、智能底盤轉向系統、智能底盤懸架系統、滑板底盤、智能底盤電子控制技術等細分領域的多家優質企業頒發「2022蓋世汽車智能底盤優質供應商」證書,并收入「2022蓋世汽車優質供應商推薦名錄」。

未來,「蓋世汽車優質供應商推薦名錄」將以系列呈現,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規級芯片、數字化轉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物流及檢測認證等細分領域進一步拆解,蓋世汽車旨在為汽車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至此,2022第二屆汽車智能底盤大會圓滿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