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之密董事總經理甄榮輝:打造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
轉載9月20日《佛山日報》“大灣區經濟觀察”伊之密董事總經理甄榮輝專訪:

作為中國裝備制造領域的標桿企業,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伊之密”)已成立注塑機、壓鑄機、橡膠注射成型機、高速包裝系統、機器人自動化集成系統等多個事業部,在裝備制造領域實現多元化發展。
最近,伊之密發布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在行業整體發展放緩的背景下,公司業績實現穩健發展,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而就在2個月前,伊之密宣布在順德成功競得約268畝新地塊,將投資14.8億元建設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區。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伊之密為何能夠實現逆勢增長?投資建設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區的背后,伊之密正在醞釀怎樣的產業布局?日前,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甄榮輝接受佛山日報專訪,描繪了伊之密通過擴大產能、研發驅動、轉型成套方案提供商等方式,布局全球市場的藍圖。

投14.8億建產業園 劍指全球市場
記者
在行業發展整體放緩的背景下,伊之密選擇增資擴產,投資14.8億元建設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其產業布局是何考慮?
甄榮輝
此次籌建產業園是為了構筑未來10年~15年的競爭力。就模壓成型設備產業來說,中國企業已經全面參與全球化市場。可以看到,國內龍頭企業正推進全球化經營,全球行業龍頭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與全球巨頭同場競技,中國企業一方面要推進技術與國際接軌,通過國際化帶動企業進步,另一方面要在全球產業鏈重新布局的背景下爭奪市場。
全球化為中國企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釋放巨大的機遇。通過近二三十年發展,中國裝備制造業已經積累了良好的產業優勢。從產業鏈來看,中國裝備制造業已形成齊全的產業鏈條。隨著中國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國門為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服務,我們的上下游配套產業已經與全球實現接軌。近十年來,中國裝備制造業在擁有龐大產量的同時,不斷提升產品供應質量,我們的質量水平也已經達到國際標準。中國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正大力加碼自主研發創新,伊之密便通過持續投入研發創新在全球樹立技術競爭優勢。
我相信,中國企業將成為影響全球裝備制造業未來的核心力量。伊之密需要為全球化競爭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也是我們加大投入購置新地塊的重要考量。伊之密印度全資子公司 年底完成土地購置
記者
除了投建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伊之密還將如何推動全球化布局,深耕全球市場?
甄榮輝
從全球化布局來看,伊之密會在戰略性市場逐步建立經營單元。未來,在營銷、制造等環節都會設立我們的經營單元。
在銷售環節,伊之密已經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銷售服務網點,在新產品大力推廣下,伊之密在印度、巴西、以色列、美國等市場表現出色,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
去年,印度市場已成為伊之密最大的海外單一市場。伊之密將加大重資產投入,伊之密印度全資子公司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土地購置工作。此外,歐洲和美國是伊之密重要的戰略市場。在美國主攻銷售和服務,歐洲將會考慮作為前沿研發基地。面對未來3~5年會遇到的全球頂尖對手,我們也已經謀篇布局。此外,我們還將考慮在其他國外市場設立生產基地。
伊之密印度工廠
匯聚上下游企業打造裝備制造生態圈
記者
請您介紹一下此次籌建的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區的整體規劃,包括占地面積、投資總額、園區規劃和未來產能等情況。
甄榮輝
伊之密本次成功競得的五沙工業園新地塊占地面積約268畝,這是伊之密成立以來競得的面積最大的單宗地塊,也是近三年順德區成交工業用地中為數不多面積超過250畝的,這里要感謝佛山市委市政府對伊之密的關心、肯定和支持。
伊之密將在高端智能裝備產業方面深耕經營,在模壓成型行業工業互聯網、模壓成型智慧工廠解決方案、模壓成型新材料新工藝技術成套解決方案等領域持續發力,加大創新和智能裝備創業孵化力度,并利用自身產業的優勢,引入上下游產業項目,力爭將新競得的土地打造成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區。項目達產后,預計為伊之密新增產能超23億元。

記者
除了為參與全球化競爭做好準備,伊之密投資建設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區的背后還有怎樣的戰略考量?未來,這一園區將怎樣助力佛山打造萬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甄榮輝
裝備制造與制造業轉型升級是互為因果的關系。裝備制造的水平要跟得上市場需求,制造業才能轉型升級。制造業轉型升級又會釋放對高端裝備制造的更高要求。因此,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點在于發展高端裝備制造。
高端裝備制造業需要發達的上下游供應商支撐,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德國等裝備制造業強國,他們的裝備制造生態圈都很好。例如,在德國有很多小企業是為大的裝備制造企業做配套。我前段時間在德國看到一家為大企業做配套供應商的小企業,只有100多人卻有十幾個雙軌制學徒邊讀大學邊工作,企業的經營也很不錯。
因此,伊之密堅信裝備制造業要發展好,不是只依靠某個大企業,核心在于構建完善的產業鏈。因此,我們希望建設連接上下游高端配套商的產業園區,邀請優秀的中小供應商企業入園。這一方面,可以改善中小配套企業的生產條件,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大企業與中小配套企業達成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良好的產業協作。
打造萬億產業集群需提升前端研發
記者
佛山正著力培育裝備制造和泛家居2個超萬億元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在您看來,佛山裝備制造業目前面臨的挑戰是什么?培育萬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佛山應當如何發力?
甄榮輝
單從涉及到配置、性能、品質的主機制造角度來看,國內的裝備已經做得很好。但是不要忘記在全球供應鏈重新整合的過程中,低成本國家正在追趕我們。如果我們不往前走,會面臨很大問題。
我們的問題在于缺乏針對最前沿材料、工藝、應用等的前端研究。比如很多企業沒有應用實驗室,測試中心只是用于測試設備的可靠性,沒有把新的工藝、材料變成產品的研究。很多企業是機械類、控制類背景起家,內部工程師大多是液壓工程師、機械工程師等,很少材料工程師、工藝工程師等。
國外很多裝備制造企業,在工程技術系統方面,已經大量投入到應用技術、材料研究、與下游客戶的技術對接中。這些企業,有一半的技術團隊都放在了最前端和最后端,去研究設備如何為客戶產生未來價值。
另一方面,我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還在起步階段。歐洲最大的注塑機集團有260多個工程師,他們的工作重點已經放在工業應用方案。工程師深入到某個應用場景中研究應用特性,且能夠與客戶形成互動,進行專業的溝通。對于佛山裝備制造產業而言,不能只停留在對主機結構的研究,要更多地關注整體解決方案。伊之密不僅關注單機優化,也在為客戶提供基于產品的生產解決方案而努力。

記者
伊之密每年的研發投入接近1億元,每年在研發創新上的高投入,為伊之密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能否談談伊之密在研發創新方面的下一步計劃?
甄榮輝
17年來,伊之密在注塑機領域從零起步發展到如今的全國前三、全球前十,靠的就是持續創新。企業剛起步時要把設備品質做好,發展的后半段一定要依靠創新。
2017年下半年,伊之密在德國設立研發中心,就選址在有260多個研發機構的高等學府——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園區。該研發中心將作為伊之密的創新引擎,探索與先進研究機構的合作,不斷開拓產品和技術,更重要的是,與中國總部工程師一起加速新技術的研發。
當前,伊之密擬投入1億元資金在五沙工廠建設全球創新中心,目前已經做好整體設計,計劃2021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全球創新中心主要針對應用研究、客戶需求研究。我們希望能與全球尤其是歐洲先進的工程技術公司,一起為客戶尤其是亞洲的客戶,探索工藝應用領域具有成本效益的創新應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