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鋼鐵能做到的,更輕更堅硬的鋁合金新材料幾乎都能做到。”眼下,為了拿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合作,公司副總經理門三泉連日測試。在他看來,這些鋁型材在進行批量生產前,必須先進行材料力學性能、組織結構、彎曲性能和疲勞壽命的測試,確保各項指標滿足且優于鋼鐵型材的需求后才可以量產。“欣慰的是,由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211Z耐熱高強韌鋁合金完全符合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要求,為我們在較近3年內保證設備投資和產能持續提升,并向高端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挺進帶來了希望。”門三泉面露喜色。
時光回溯至2009年,為突破貴州鋁材料生產長期處于低端粗放水平這一瓶頸,貴州華科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由“高強鋁核心創新團隊”主導,貴州鋁廠、貴州大學、貴州科學院“產學研”聯合成立。2014年,隨著工程應用試驗、新材料的穩定化等方面的強勢進步,公司建成了國內首條“耐熱高強韌鋁合金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型號211Z、5A83鋁合金及其專精特加工系列化原創核心技術產品通過國際權威機構檢測,其技術指標、適用領域和性價比均為國際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鋁精深加工走在世界前列。
“一投產,即實現了板材的出口試銷和標準創建,先后與歐美多家企業簽訂購銷協議,受到國內外高端市場的青睞。”據門三泉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僅5A83鋁合金精密板向歐洲的出口量已占實際產量的三分之二,銷售產值3100萬元,相當于去年全年的銷售產值,預計今年產銷量將再次翻番。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回首來路,華科人一直堅守“雙高”底線。“我們的目標就是瞄準高端市場,用研發的新材料生產銷售高附加值產品。”門三泉認為,結合當下國家加大推動新能源汽車進程的力度,“以鋁代鋼”必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作為,同時,也有利于公司擴大產業規模和市場占有率,讓車用鋁材釋放增量空間。
“以211Z耐熱高強韌鋁合金代替鋼制造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使車身質量減輕,同時,因其高強韌的特點還能帶來更高的安全性能。”門三泉希望,依托公司現有的省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基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大創新平臺,出色的產品工藝設計與研發實力,讓211Z成長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