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消息缺乏、消費季節性偏弱以及高庫存等諸多因素壓制下,近期鋁價整體維持弱勢調整格局。隨著春節臨近,在消費淡季進一步發酵、庫存季節性累庫,以及未來新增產能投放預期等因素的綜合壓制下,節前鋁價難有起色。
庫存季節性累庫
據數據,1月22日,全國消費地社會庫存再度增加1.7萬噸至174.3萬噸,整體社會庫存依舊維持在歷史高位水平。自2017年11月中旬“2+26+3”采暖季環保限產方案實施以來,國內社會庫存并沒有顯著降低,僅僅是放緩了庫存累積速度,在政策推動下,當前國內市場表現為弱平衡狀態。隨著春節日趨臨近,下游加工企業從1月下旬開始陸續放假,需求的季節性淡季將進一步體現,庫存累積壓力也會逐漸顯現。
對比過去幾年國內社會庫存走勢,可以發現春節前后季節性累庫規律顯著。2015—2017年,春節累庫基本在1月中下旬啟動,直至3月中旬結束,平均累庫量達60萬噸,其中2016年春節前后累庫量zui少,但也有近36萬噸??紤]到目前國內超過170萬噸的天量庫存,進一步累積將明顯壓制短期價格,預計到3月中旬,國內社會庫存將在210萬—230萬噸的歷史記錄高位。
產能繼續投放
據調研,2018年國內電解鋁計劃新增產能約313萬噸,且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山西、貴州及廣西等地,年內新增產能預期依舊較大。近期而言,隨著氧化鋁價格跌破3000元/噸關口,電解鋁行業平均生產成本下降至14000—15000元/噸區間,除河南等高成本地區外,國內大部分電解鋁企業已經開始扭虧為盈,相當規模的產能已經具備了投產條件。按照阿拉丁調研,預計2018年一季度我國將投產電解鋁產能140.2萬噸,后期電解鋁行業開工率將觸底回升。新增產能的投放預期,會進一步加大一季度庫存累積壓力,從而直接壓制鋁價。
短期頹勢不改
電解鋁行業供給側改革將持續影響著行業發展以及國內鋁價表現。此外,1月19日,環保部發布公告,2018年10月1日起我國將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2+26”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值,采暖季環保限產繼續執行。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政策“組合劍”將在中長期推動國內電解鋁行業供需基本面逐步改善,但近期缺乏其他政策消息刺激,短期鋁價依舊維持弱勢。
綜上所述,偏強的政策預期與偏弱的基本面之間的博弈將持續影響國內鋁價。隨著天量庫存面臨季節性累庫,以及新增產能投放預期,春節前鋁價將繼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