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一個國家的機床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是衡量其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日前國家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將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行業列為中國制造業的戰略必爭領域之一,主要原因是其對于一國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和國防工業中具有錨定作用。
3月28日,《科技日報》報道,中國生產的高端數控機床已經裝備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導彈和火箭生產商,不但生產大量先進導彈,還生產超遠程火箭炮等一系列先進裝備。對于中國來說,先進的機床作用甚至比武器更加重要,因為對于中國來說,機床的先進程度對武器的先進性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
然而,西方發達國家卻想盡辦法阻隔中國提高自身工業機床的能力,特別是為了不讓中國掌握技術,日本人想出齷齪辦法把中國企業氣暈,2002年,中國大連某企業從日本采購某型高端機床,讓這家企業的高層領導無法接受的是,日方為了防止機床挪動和變更用途,竟在產品中加密上鎖,一旦設備挪動將自動鎖死,數百萬元的設備立刻變為一堆廢鐵。最后,這家中國企業硬是靠自身的技術攻關突破了相關技術,這件事情雖然有驚無險,但卻將過去幾十年,中國國防工業中的三大重點領域,依賴日本的情況表露無疑。
事實上,日本不僅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端機床,還限制中國自己研制高端機床,控制器是數控機床的核心,相當于電腦的CPU,是制造數控機床的關鍵技術。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在進入2000年開始瘋狂追趕高端數控機床技術的原因,我們以太行渦扇-10發動機為核心機制造的渦扇-20,已經開始要裝備中國自產的運-20型戰略運輸機,而太行渦扇-10和隨后的峨嵋渦扇-15的突破,毫無意思緣自與中國在機床上和材料學上的突破。
而中國機床技術一旦突破,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在大型發動機上的突破,還有其他方面的種種突破。對于中國來說,當前最先進的導彈毫無疑問是剛剛服役的紅旗-19型反導導彈了,雖然紅旗-19很先進,但是確實還是太大了一點,而在機床技術突破后,中國就可以將火箭發動機造的更先進體積更小,可以輕松將紅旗-19的尺寸縮小,屆時甚至可以像美國的標準-3Block2一樣,輕松的塞進052D上的防空導彈發射井里,能夠由052和055攜帶,成為先進的海基反導系統。
并且還可以開發超小型渦扇發動機,將中國的巡航導彈技術提升一個層次,在巡航導彈提升一個層次以后,中國甚至可以建造專用的巡航導彈核潛艇,用于在海洋里進行反艦攻擊和威懾行動,并且由于核潛艇體積大,裝載質量多,甚至可以像美國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一樣,在潛艇上裝載超過150枚巡航導彈,無論是攜帶核彈頭還是常規彈頭,150枚巡航導彈都足以讓敵人喝一壺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導彈技術也可以輕松得到突破。
此外還有航天技術,電子技術,彈藥技術,機床技術突破以后,其他方面的技術突破不但是理所當然的,也是非常快速的。對于中國來說,機床技術突破不但意味著中國技術將更上一層樓,也意味著中國擺脫了其他國家的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