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之下,中國制造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傳統制造業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制造業轉型升級,在信息化、智能化之外,節能化、綠色化也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在節能環保、綠色制造的大背景之下,作為制造業基礎工藝的電鍍工業,是否真如外界所說,已到窮途末路之時?電鍍工業真的會被淘汰嗎?

綠色制造背景下電鍍工業將被淘汰?
【核心觀點】
電鍍是制造業的基礎工藝,技術經濟優勢很難被完全取代;
最好的例證——中國高鐵馳騁世界,離不開電鍍加工的支撐;
兩面性——管理粗放、能耗高、污染嚴重,與綠色制造背道而馳;
不想被淘汰,唯有消除行業顧慮:技術研發、工藝創新、規范管理。
擁有不可替代性
在電子、機械、輕工、化工、儀器儀表、交通運輸、兵器等各個領域中,你都可以看到電鍍加工的應用,電鍍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電鍍是利用電解方法對零件進行表面加工的一種工藝。電鍍時零件為陰極,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沉積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勻、致密的金屬鍍層。電鍍必需的條件是外加直流電源,鍍液和鍍件及陽極組成的電解裝置。電鍍的目的是通過改變零件表面的外觀和物理化學性質,達到裝飾性、耐蝕性和耐磨性等各種技術性能。還可以根據具體的工藝要求施加某種功能性鍍層,如焊接性、電能性、磁能性、光能性鍍層等,充分擴大金屬材料的應用范圍。

電鍍是制造業的基礎工藝,被廣泛應用
電鍍加工具有特有的技術經濟優勢,它是很難被完全取代的。并且,任何事物都不會是停止不變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年來電鍍工藝也發生了不少變化,電鍍鍍種的數量逐漸增多,從裝飾性電鍍擴展到功能性電鍍,電鍍技術在工業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使得制造業發展已經離不開電鍍加工這個工藝了。
精湛工藝滿足高鐵高應用要求
我們可以以電鍍加工在高鐵領域的應用為例,感受一下電鍍行業精湛的工藝流程是如何滿足高鐵制造高應用要求的。
首先,高鐵是這幾年我國主打的裝備品牌,近年來,我國的高速鐵路網不斷的完善和延伸,我國高鐵保有量為1300余輛,累積運營16億公里,高鐵運行時速從200公里至380公里有多個級別。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這些數據說明,電鍍加工在高鐵裝備制造中的應用需求是非常大的。


電鍍加工在高鐵領域的應用
其次,金屬表面處理在高鐵愈加普及的年代,對高鐵的安全問題也應更多地重視,高鐵的載客量高、速度較快,其產生的安全事故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應投入更多技術來保障高鐵的行駛安全,其中電鍍行業對高鐵安全貢獻出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金屬表面處理技術高速鐵路的鐵軌需經受極端的氣候考驗,特別是在高原地區還需克服高原凍土技術問題,因此在鐵路的鐵軌上需要采用一些來抵御這些極端的考驗。通過金屬表面處理可以使鐵軌或高速列車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防腐蝕、防銹、防止磨耗、導電性、潤滑性、強度、耐熱性、耐候性等特性。
電鍍軍綠鋅其中高鐵為了保證通訊信號的暢通,電子連接器的質量至關重要。高鐵連接器的外殼通常采用鋁合金。此精密連接器要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穩定使用,且能提供一定的電磁屏蔽功能,可以通過工藝滿足這些苛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