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力行業反腐一波接一波,對于許多與電力產業相關的行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比如作為電力投資上游的電線電纜行業,再比如銅行業……電力行業反腐顯然對于電力行業投資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從近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來看,銅桿企業的需求相對穩健。三季度銅產品產量保持增長。今年一到八月,國內銅精礦含銅產量累計121.5萬噸,同比增長5.7%,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6.2個百分點;精銅產量為493.1萬噸,同比增11.2%,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1個百分點;銅材產量為1130.7萬噸,同比增長15.6%,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6.8個百分點。
作為銅的重要用戶,銅行業發展深受電線電纜行業發展影響,而電線電纜行業又深受電力發展影響,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根據國家能源局、中電聯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4811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多投產101萬千瓦;前三季度電網建設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16278萬千伏安、交流線路長度21908千米,比上年同期多投產4464萬千伏安和少投產1735千米;新增直流換流容量3860萬千瓦、線路長度2876千米。通過以上來自電力、房地產、鐵路基建等行業的數據,配合主要用銅產品產量判斷,今年以來消費略好于去年同期,但是存在隱憂。此外,9月份并沒有顯現出消費旺季到來的特征,價格弱勢和旺季不旺互相形成負面影響,致使市場信心頻頻受挫,因此,雖然從數字上看整體消費格局仍好于去年同期,但對銅價起不到利多效應。
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精銅產量增速較上年同期確實有所下滑,且不及預期,主要原因是陸續有冶煉廠進行檢修所致,三季度后涉及檢修的產能不多,產量開始快速增長,8月已達68萬噸以上,創出新高。以廢雜銅為原料的冶煉廠生產則依然維持暫停或僅以極低水平生產。國內銅冶煉、精煉產能的不斷擴張,持續帶動精銅產量增長。
總結前三季度我國銅工業,可以看出主要運行特點是產品產量穩定增長;需求好于去年同期;冶煉行業投資持續回落;礦山和加工行業投資保持增長。行業投資結構繼續趨于合理;雖然銅價下滑,但隨著開工率提高,冶煉行業利潤較1~5月明顯好轉,同比出現增加;下游加工行業利潤繼續保持增長,但小型企業受困于經濟環境、訂單、資金等多重不利因素,部分出現停產甚至倒閉,其訂單轉向大型加工企業。
隨著全球銅礦供應增加,2014年三季度銅精礦加工費已達120美元/噸和12美分/磅附近,冶煉廠生存環境有所改善。同時,隨著國內新建冶煉產能的投產和達產,冶煉廠檢修陸續完成產量增長,銅精礦需求量處于高水平,對外依存度高的狀況仍在延續。整體倆看,銅的加工費提高精礦進口量增加。
從銅的消費趨勢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主要用銅行業中,除冷柜同比有1.8%的微降外,其他產品產量同比均有增長,顯示今年消費略好于去年同期。1~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0578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5%。2014年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97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2%。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1~8月,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3702.4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984.1億元,同比增7.5%。
行業雖然并不景氣,但是不影響下游投資的熱情,對于銅行業的投資仍在不斷升溫,1~8,銅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9.4億元,同比增3.74%。其中,銅礦采選業完成投資159.8億元,同比增7.73%;冶煉業完成投資145.4億元,同比下滑5.26%;銅壓延加工完成投資354.2億元,同比增長6.12%。值得注意的是,冶煉投資同比降幅較1~5月明顯收窄,未來還需觀察趨勢;此外,下游銅加工產業已經過剩,持續的投資增長令競爭越發激烈。今年前三季度銅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217.4億元,同比增8.9%。實現利潤266.6億元,同比增16.0%。其中,銅采礦企業實現利潤42.9億元,同比下滑16.4%;銅冶煉業實現利潤71.8億元,同比增43.4%;銅加工企業實現利潤151.9億元,同比增長18.2%。從這些數據背后,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存在隱憂。
與許多行業面臨的環境一樣,能源、環保、勞動力工資等成本上升使得利潤下滑,銅業也不能避免,今年銅價運行重心低于去年同期,銅精礦加工費處于高位,導致前三季度我國銅采礦企業效益下滑,而銅冶煉企業成本下降和加工費的提高,其利潤同比增長。加工企業效益雖然出現較大增幅,但加工企業數據亮麗的背后暗藏隱憂。由于國內處于調結構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整體經濟環境和貨幣政策帶來壓力,電力行業投資不及預期,空調行業外需尚可、內需同比并無明顯增長,小型企業壓力極大,不少小型企業迫于種種壓力停產、半停產甚至關閉、倒閉,其市場份額被大中型加工企業占有。從表面上看,行業數據體現的是加工行業效益不錯,但實際上規模不同的企業境遇迥然不同,效益分化嚴重。
四季度銅產業是否能夠好轉呢?整體看來情況并不樂觀,我們的預計是精銅產量繼續穩定在高水平,并有望再創新高,全年精銅生產保持增長趨勢。需求整體好于去年,當前銅消費也存在一定潛在的利好,如央行聯手銀監會推出救市政策,放寬首套房標準、降低了房貸利率及首付比例;新一輪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可能即將啟動等。這些措施真正顯現效果以及效果能有多大仍有待觀察,因此在短期內難以提供實質利好效應。
不僅如此,由于基數增大,電力行業投資又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消費增速不會高于去年,且存在下調增速預期的可能。受經濟大環境難有明顯起色、企業經營成本上升、銅價疲軟等因素影響,行業運行依然面臨一定壓力,特別是加工行業冰火兩重天的格局還將維持。預計四季度銅價仍或有小級別反彈行情,但整體還將偏弱,存在下探6600美元/噸甚至6300美元/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