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悉心打造,汽車制造業已成為廣東晉級“世界工廠”的第一大推動引擎。在當前經濟下行風險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上半年廣東汽車制造業一枝獨秀,生產增速居全省制造業之冠,有力拉動全省工業增長。
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介紹,當前,廣東已形成了廣州、深圳、佛山等多個大型整車制造基地,成為日本、德國等跨國汽車巨頭扎推打造的世界級汽車制造重鎮。1-6月,廣東汽車制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69.55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1-3月提高10.7個百分點,高出全省工業11.5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在制造業中排第一。同期,廣東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5.7%,比重比2011年提高0.9個百分點,拉動全省工業增長0.9個百分點。
統計資料顯示,上半年廣東汽車制造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55.27億元,增長27.0%,增幅高出全省工業22.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工業行業之首。同期,全省汽車產量90.90萬輛,增長24.4%;其中,轎車產量69.38萬輛,增長17.1%。6月,汽車產量16.25萬輛,轎車產量12.51萬輛,均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十二五”期間,汽車零部件行業將致力于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汽車零部件出口形成以進入國際汽車配套體系為主的格局,培育出一批初具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大型企業集團。羅百輝表示,目前中國汽車工業正在從產業大國向產業強國的目標邁進,必須要建立自主創新體系。通過這個引領整個行業發展。同時,他指出,還必須要強化汽車零部件工業的基礎。
中國的汽車產業絕不是組裝產業,是完整企業。我國已經建立10個大的產業出口基地。“不要只看到幾個大的汽車集團發展,未來10年應該更注重發展自己的零部件大集團!”羅百輝認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汽車零配件行業面臨著技術、規模、成本、以及國際市場環境的多重壓力。因此,必須通過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大型企業集團,通過走集團化運作之路,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
1.隨著國際上汽車行業開始實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購”策略及國際跨國汽車企業推行本土化策略,國內市場將出現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將刺激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迅速崛起,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脫離整車企業并形成專業化零部件集團,正成為一種全球化趨勢。
2.我國加入WTO后,汽車零部件業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中國已成為世界汽車零部件第四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出口金額和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也正在實現出口形式、產品結構、出口區域和出口市場的轉變。中國汽車零部件已然邁入全球采購體系。采用集團化發展方式,將有利于企業在全球汽車零配件供應行業形成真正的國際競爭力。
3.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盡管發展喜人,但仍存在諸多缺陷,如80%以上的零部件企業規模較小;產品主要以機械加工為主,產品附加值不高;技術創新層次、質量有待增強等,組建零部件集團有利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4.組建集團化企業,可增強企業對汽車行業的控制力,增大企業在產業價值鏈里面的話語權。一方面,許多關鍵的零部件技術為合資零部件企業所掌握;另一方面,零部件企業身處上游原材料和下游主機之間,身受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和主機廠壓縮采購成本的雙重壓力之下,企業效益普遍堪憂。
基于多年對集團型企業發展的研究,結合汽車零部件行業趨勢,羅百輝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盡管“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整個行業仍然存在著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技術附加值低、節能減排技術相對薄弱、汽車電子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汽車零部件行業組建行業技術聯盟,自主發展高新技術和新能源產品,推動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
2.汽車零部件是為整機裝配所提供的原材料,汽車零部件廠商當重視零部件生產與整機裝配的協作,同產業鏈下游進行很好的互動,為更多整車車型提供配套服務,以實現鏈條共贏。
3.中國政府正在以世界范圍內最大的力度推動新能源車,這一舉措將為汽車零部件產業帶來引領全球的發展機遇。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當在政府引導下,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將企業發展與政府政策有效的對接起來。
4.汽車零配件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各汽配企業必須充分發揮資本杠桿的作用,通過股票上市、債券等方式來進行融資,并考慮通過產融結合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5.國內零部件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研發能力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零部件產業若想快速發展,必須加快兼并重組,形成規模化的零部件企業集團,實現規模效應。
6.未來的五年,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整合速度將逐步加快,必須加強集團內部整合。根據華彩的集團管控總體框架,必須在集團戰略的引導下,建立“治理+控制+宏觀管理”的管控體系,對各子公司進行管理模式和制度輸出,充分發揮各子公司協同效應,加強形成集團的規范化運作,為集團高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7.汽車市場競爭的實質就是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汽車整車的創新能力、品牌能力主要體現在關鍵零部件的科技含量這樣一個層次之上。在節能、環保、安全的前提下,以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來改造汽車工業,圍繞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重點領域,不斷開發研制各種新產品,搶占競爭制高點。
8.中國零部件企業特別是配套市場的零部件供應商,其競爭環境越來越殘酷,國際化將是差異化的主要出路之一。出口和國際化將是中國零部件企業未來十年的主旋律之一,集團企業必須規劃好集團國際化戰略。同時,華彩建議,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必須通過國際化管控的手段,對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以及遍及全球的資源進行有效深入的整合。
9.在并購重組與國際化進程中,需要建立風險防范機制,通過提供有效的法律、文化、審計等服務,對國際環境、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趨勢等不同方面的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評估與防范。同時,在整個集團建立基于風險內控的評估及優化創新體系,通過體系機制將風險規避意識深化入集團運作的各個層面。
零部件集團的戰略性主張:
1、圍繞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趨勢,做好集團“十二五”戰略規劃。必須承接未來國際汽車配套體系新格局的戰略要求,將自身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大型企業集團。通過技術創新,搶占行業的價值制高點,徹底擺脫目前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2、汽車零部件集團整體戰略規劃需要需要包含:發展模式、產業組合、資本運作、橫向戰略、能力建設這五個方面。通過發展模式創新來引領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理清戰略思路;通過產業組合設計來增強集團的抗風險能力;通過資本運作來為實業提供強大的自己支持;通過橫向戰略來設計各板塊之間協同運作的商業模式;通過對集團總部以及子公司的能力打造,來為集團戰略目標的實現搭建關鍵平臺。
3、在集團整體戰略規劃完成之后,還需要構筑總部戰略和子公司(業務層)戰略來對集團整體戰略進行細化延伸。總部是集團戰略的組織者、牽頭者和推動者,所以只有實施總部戰略才能保證子集團戰略與集團整體戰略的一致性。而對于子集團戰略,一方面需要按照所在行業的規律和格局做戰略規劃,另一方面還要按照集團總部的要求進行戰略規劃。
4、在集團戰略的實施,需要通過構建戰略管理體系來保證戰略的落地。總的來說,集團戰略管理體系由三個體系和五個支撐組成,三個體系是:戰略規劃體系、年度運營計劃體系、預算與控制體系;五個支撐是:績效管理體系、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管理型企業文化體系、業務管理體系、競爭情報體系。通過戰略管理體系的打造,實現集團戰略真正落地。
總體來說,汽車零配件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將面臨諸多挑戰,只有通過集團化運作,才能有效地將調挑戰變為機遇。在我國汽車零配件行業集團化的進程中,必須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加強技術創新,推進國際化戰略,力爭成為全球汽車零配件產業新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同時,汽車零配件集團需要站在國際汽車行業發展的新格局來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戰略規及實施來提升國際競爭能力。并建立基于“治理+控制+宏觀管理”的集團管控體系和基于風險內控的評估及優化創新體系,保證集團化運作的有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