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和挑戰并存下中國模具的出路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0-12-29 16:12 回復:0 關注量:179
 
    優惠政策為模具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近年來很多地方在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配套政策導向之下,相繼出臺了一些支持當地模具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已收到很好的效果。隨著各地之間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對模具行業發展有利的政策,將進一步改善國內模具制造業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模具工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加之原材料的上漲、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人才的缺失又使中國的模具業面臨的嚴峻的挑戰。那么,機遇和挑戰下的中國的模具業該怎樣做大做強呢?
 
    1、 調整產業發展戰略
    雖然我國模具行業已經駛入發展快車道,但由于在精度、壽命、制造周期及能力等方面,與國際水平和工業先進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體制改革、機制轉換步伐加快,主要表現為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和模具標準件發展,“三資”和民營企業已占行業主導地位,裝備水平和產品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管理有了很大進步。許多企業開始應用CAD/CAM/CAE一體化技術、三維設計技術、ERP和IM3等信息管理技術以及高速加工、快速成型、虛擬仿真及網絡技術等許多高新技術,不少企業已提出了“生產專業化、產品品牌化、企業現代化、市場國際化”等企業發展戰略。通過各種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一年比一年多。
 
    2模具抱團發展,形成聚集效應
    模具抱團發展可以使更多中小企業多方整合資源,實現資源共享,發揮各自優勢,優勢互補,同時,對于創造品牌,做大做強區域產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國模具行業部分低端模具產品已經出現過剩,中高端、高精密模具產品在國內則一直供不應求。中小企業要從中突圍,只有相互之間進行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形成聚集效應和產業規模。
    近年來,規模效應已被愈加重視,“模具城“、”模具園區”、“模具生產基地”等各種集群生產形式在全國迅速發展,我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模具城(園區)”已有近50個。不少企業反映,集群生產與分散生產相比,至少有下列好處:市場更廣闊了,協作更方便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相互交流多了,優惠政策享受到了。這些模具集聚生產基地的建設,對我國模具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重視品牌專利,加強創新研發
    長期以來模具一直處于“后方”和“被動”的地位,因此也很少有“品牌”和“專利”。在機遇和挑戰下,許多企業開始認識到了“品牌”和“專利”的重要性,他們開始實施品牌發展策略,在優化品質、提高服務質量的基礎上,開始注重塑造企業形象、產品形象。同時,有實力的企業可以提高在自主創新的資金投入力度和能力,加大研發能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做行業的領跑者,這樣才不會被取代。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了解到的情況,近年不少企業在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與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5%左右,個別企業甚至達到8%至10%。走品牌路線,注重創新研發,是中國模具業發展的一個良好勢頭,也是中國模具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