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日常維護 - 壓鑄鋼小將 - 中國壓鑄網博客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1-01-08 16:51 回復:0 關注量:304
 
 
模具日常維護
一、使用前模具狀態的確認
1、模具如有刮傷、磨損、凹陷、突出等缺陷,操作工先報告拉組長,由拉組長決定是否要修正。
2、模具芯銷無彎曲、無裂斷現象。
3、確認排氣包,排氣槽等無堵塞現象;如有異常要立即進行清理。
4、確定分型面和模具內表面有無殘余鋁屑;如有異常要進行清理。
5、確認模具頂桿是否斷裂,活動是否靈活,斷裂了要通知拉組長開單更換,有異向時可先用柴油或機油等進行潤滑。
6、確認柱塞頭是否運動靈活,如有異常立刻排故,一般情況下故障由以下原因造成:柱塞頭磨損;料管磨損嚴重;澆口套磨損嚴重;顆粒油太少或沒有;澆口套和料管不同心;生產過程中會出現冷卻水不暢通,柱塞頭溫度太高膨脹厲害而卡死的情況,柱塞頭冷卻水進水管和出水管安裝反了,造成水流不暢通,水流流量太小;連接接頭歪曲,松動;壓射桿彎曲等
重要提醒:大家往往安裝模具后忘記安裝冷水水管,當模具溫度太高需要模具冷卻的時候,只能臨時安裝模具冷卻水管,浪費很多的時間,又影響產品的質量和模具的狀態。
二、正確的預熱
    鋁合金壓鑄模在使用前應預熱至150℃以上方可使用加熱應平緩、均勻。預熱時,應逐漸地使用冷卻液,以獲得平衡狀態,如果急冷,模具將嚴重開裂。在有金屬型芯的壓鑄模加熱時需緩慢進行,以使型芯座的溫升與膨脹同步。預熱時,一般前2-3模預熱料管和澆口套,不壓射,然后采用低速狀態預熱模具型腔,一般熱模5-10模。每模預熱前要涂上一定量的脫模膏等,一般不要使用噴槍噴霧。預熱模具時不能開模具內冷水。
三、冷卻水的使用
   模具的溫度控制較高,雖有利于鋁液在模具內的填充, 并有利于鑄件成形。但當模具溫度接近300℃ 時,會產生明顯的粘鋁現象,使鑄件表面粗糙或缺塊。需要頻繁打磨模具。與此同時、鑄件在預定時間內未充分冷卻就開模。鑄件因冷卻不足與模具問的脫模間隙未能充分形成,加上粘鋁現象.脫模時會導致模塊和型銷受力過大而拆裂損壞(開摸時的響聲也會明顯增大)。模具溫度控制過低會影響鋁液的流動性并引起鑄件冷隔。我們希望模具各部分的溫度不要相差過大.否則會因模具的熱脹冷縮不均勻引起模具型腔龜裂,而微小的龜裂會因應力集中現象和鋁液的滲入不斷擴展,以致模塊局部崩裂,直接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工件壁厚較大部位的鋁液凝固慢,模溫可稍低些;筋板、凸臺部分或薄壁處為防止冷隔,要提高鋁液流動性.模溫應相對提高。
現場一般從鑄件外觀來判定模具的溫度的高低,模具溫度高,鑄件的外觀一般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拉傷、鑄件發白不光亮,鑄件表面脫皮,表面起泡等,一般出現在內澆口附近,鑄件比較厚大的部位,模具型塊突出的部分。出現以上情況,現場操作需要注意在相應部位適當的打開模具冷卻水,增加相應部位的噴霧等。模具溫度低,表面不光滑,表面發黑、表面冷隔等。出現這些情況,一般調小模具冷卻水,減少相應部位的噴霧。
四、作業時對模具的維護
模具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突發的故障,比如:粘模、粘鋁、批縫、沖頭卡死在澆口套中、滑塊卡死無法抽出、頂桿無法頂出或回不到位等。下面舉些例子分析處理一下,常見的問題是粘模,粘模有以下幾個原因:模具溫度太高,模具相應部位粗糙度大,模具響應部位有倒斜。遇到這種情形,首先將粘模部位冷卻下來,然后使用鏨刀清理,清理后要注意檢查模具狀況,記得通知模具師傅和組長查看。遇到模具故障應該通知組長和模具師傅,在交接班記錄本上要記錄下來,以提醒下班的人員注意。
在模具壓鑄過程中,模具表面及滑動面等時常會出現毛刺,這樣不僅影響產品的精度,也易造成模具出現故障,所以每次都需去除鋁渣等雜物(需要保證無毛刺進行壓鑄),當壓鑄過程中清潔時,使用氣槍或鑿子等工具,但一定注意不要劃傷模具表面。要注意產品質量和模具狀況,鑄件有沒有缺損、鑄鋁不良、模具的頂桿有無斷裂,渣包和排氣槽有無堵塞。
五、壓鑄結束后模具狀況的確認
批量壓鑄完成后,必須要檢查最后的產品、模具烤傷部位及確認重要精度部位的形狀等,還需要確認在壓鑄時模具不符合部位或對于消耗較多的部位進行更換及調整。特別要注意在使用硬水時造成的冷卻管堵塞,需經常檢查。檢查到的問題要向組長和模具師傅反映,以便于即時修理。                                                                  
一、模具的修理
1、模具的焊接修復
壓鑄模具焊接方法的選擇常有手工電弧焊、氬弧焊。
①    電弧焊焊接層與母材的接合部位不好,甚至出現了裂紋,在焊接部位還出現了大量的氣孔和夾雜物,而且還發生了咬邊、裂紋等缺陷。由于手工電弧焊使用電流大,對母材產生較大的熱影響,易造成焊接部位的高硬度和高殘余應力,因此只有在模具破壞嚴重,需要大量焊補時才可采用手工電弧焊。
②氬弧焊的熱影響區小,只有1.7mm左右,焊接部位很少發現有夾雜和氣孔等缺陷,焊接部位結合好, 氬弧焊比較適合對壓鑄模具的焊補,其熱輸入較小,對母材的熱影響也小,不易出現氣孔、咬邊、裂紋等缺陷,且焊接后的表面狀況良好,模具型腔,內澆口的焊補一般都采用氬弧焊。
注意:焊接材料須選用與模具相同或相近的材料進行焊接修復。
二、模具的清理保養
分型面的清理  模具分型面盡量保持干凈、平整。分型面上的粘鋁一般采用硬度比模具小的鑿子去除。還有一些難以去除的鋁可采用橡膠磨頭打磨。一般要求盡量不要損害的分型面。現場常采用砂輪刨光,很容易損害模具,長期這樣做,模具分型面磨損嚴重,高低不平影響模具密閉性。分型面長期使用有壓傷或局部變形,要及時補焊磨平。
行腔表面的清理  模具型腔表面的黑色氧化膜或是氮化表面層,具有緩和熱沖擊、絕熱、潤滑的作用,不應輕易將其拋光掉或研磨掉。模具表面的粘鋁宜用橡膠磨頭等軟質磨頭打磨,此種磨頭不損壞模具表面硬化層,又能去除模具表面鋁屑。
活動部位的清理  頂桿及其孔在壓鑄過程中極易進鋁屑,導致模具排氣不良,頂桿卡死等現象,所以每隔一段時間要清理一次,清理后用潤滑防銹油潤滑。
3、模具的保管
模具上留有水滴后,會產生紅色的鐵銹,使黑色氧化膜破壞,所以,存放的模具,在模具表面應涂刷防銹劑。模具不能拆開存放,以免損壞工作零件,存放時應分類存放并擺放整齊。對于長期不使用的模具,應經常檢查其保存完好程度。報廢模具要單獨放一塊,以免取用模具時搞錯,可作好標示。
待修理模具要放到指定區域,如果本班未能完成修理,應該在交接班記錄上記錄待修項目內容,以方便下一個班及時了解情況修理模具。
六、 模具的點檢
1、 確認頂桿是否折斷、凹凸不平、毛刺等。
2、由于側抽拉傷等原因有無造成動作不良,檢查鎖緊塊的狀態及確認固之一狀態。
3、 檢查導套及導柱的拉傷及消耗狀態。
4、 確認澆口套內徑拉傷及精度。
5、 檢查上次壓鑄時不符合部位是否修正。
6、確認固定銷有無松動。
7、點檢后產品部等需要涂上防銹劑。